浅析如何破解镇办编制人员紧缺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—红旗区编办调研报告
2017-10-20 11:23 (点击: 238)

根据市编办《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》和《红旗区编办2017年重点工作谋划》安排,红旗区编办紧紧围绕机构编制工作大局,以“服务基层、解决问题”为出发点,于6月份对辖区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进行大走访大调研,就乡镇(街道)的机构设置、职责履行、人员编制、学校、卫生院以及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后职能发生的变化等情况,进行了全方位、深层次的调研。通过走访调研,发现一些共性问题,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,乡镇(街道办事处)编制和人员紧缺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。现就存在问题、形成原因及应对建议浅析如下。

一、突出问题

(一)行政编制严重不足

2个乡镇行政编制共64名,5个街道办事处行政编制45名(每个办事处平均9名),与镇办承担的工作量不相适应。

(二)事业人员严重不足

2个乡镇事业编制80名,实有人员55名;5个街道办事处事业编制205名(不含6名工勤编),实有人员152名。事业人员严重不足,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,为维持镇办正常运转,只能聘用大量临时人员,既不能保证人员素质,又大大增加了镇办开支,加重了镇办负担。

二、原因剖析

(一)基层工作量不断加大。一是近年来基层乡镇和办事处承担的工作量越来越大、工作分工越来越细、涉及领域越来越广,事无巨细,无所不包。二是许多区直部门本应自身承担的职责下放至乡镇办事处,区直部门由职责的“承担者”变为“监督者”,由“运动员”化身为“裁判员”,只需要监督、通报、排名。而乡镇办事处不得不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诸多其他职责,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,导致办事处工作人员不堪重负,左支右绌,严重影响了乡镇办事处原有职能的发挥。

二是人员外借现象严重。镇办的年轻干部,尤其是许多新招录公务员、选调生和事业人员,被直接截流或长期借调至区上其他职能部门工作。乡镇、街道办事处不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,缺乏年富力强的新生力量,并且随着老职工的退休,部分工作无新人接替,导致工作无法有效开展。

三是临时工作人员多,流动性强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,基层工作任务更加繁琐,在实有人员不足的情况下,乡镇和办事处不得不聘用大量临时工作人员,这些临时工的工作范围涉及到城管、保洁、医疗、教育等多个领域,占乡镇和办事处总实有人数的大半。由于承担着相同的工作任务,临时人员和在编人员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却相去甚远,“有编”“无编”的名分之分,同工不同酬的待遇差别,开展工作时的身份尴尬,使得临时人员存在较大的心理落差,难以产生归属感,因此流动性极高,留住人很难。这不仅影响到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,也大大增加了办事处的开支,影响了其他经费的支出,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镇办的发展。

三、应对措施及建议

当前,在各项改革、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实践中,乡镇(街道办事处)机构编制资源紧缺与发展需求之间形成了较大矛盾。作为机构编制部门,既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、不能突破总量,又要履行职责,服务好党委、政府的中心工作,为改革、发展、稳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,面对刚性需求和紧缺的机构编制资源,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。应对这一矛盾,应从内部、外部多种因素着手,多措并举,多管齐下,互相配合,形成合力,共同缓解这一矛盾。

(一)理顺关系,权责一致,减轻基层压力

在镇(街道)与区直部门职权关系上,区直部门和镇办都应严格按照“三定”规定中核定的职责各司其职,实现权责统一协调。凡是需要乡镇负责的工作,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,赋予相应的办事权限,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,做到权随事走,责权利相一致,以增强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综合协调和管理区域政治、经济、社会的能力。凡是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区直部门的权责,不应以任何方式转嫁给乡镇和办事处,更不能把权力留在区直部门,把责任推给乡镇政府和办事处承担。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考评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,严格依照法定职责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,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应有的作用。从源头上遏制一些部门随便转嫁责任的不正常现象,切实减轻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名不正、言不顺、不应有的工作负担。

(二)人员招录向基层部门倾斜,严格按招录计划分配,杜绝借调和截流

根据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实际工作情况,考虑其工作量大和任务繁重的特点,在人员招聘时,应在编制限额内予以适当倾斜。在录用分配时,要严格按照市编办批复的招录计划进行分配,分到镇办的工作人员,各职能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流或者借调。已被借调的人员,借调时间到期时必须回到原单位。同时,编办会同组织和人社开展年度编制核查,每年要对乡镇(街道)人员编制情况进行核查,杜绝人岗不符、长期借调等现象发生,最大限度发掘和发挥现有基层人员的作用。

(三)公开招聘时拿出一定名额定向招聘,真正留住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人才

乡镇和办事处临时工作人员占总实有人数的大半,在基层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临时人员无论是从对工作的熟悉程度,还是上岗培训的难度上都占据着明显优势。在人员招聘录用时,建议拿出适当比例的名额,开辟专向聘用通道,给予工作时间较长经验丰富的临时人员一定的政策倾斜,使临时人员有机会转变为在编人员,既能刺激现有临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,又能留住真正的实用性人才。对于服务到一定年限、表现优秀而又未能考取正式人员的临时人员,可以适当提高福利待遇,使少而精的临时人员成为在编人员的有力补充。

(四)创新基层薪资机制,增强人员工作积极性

乡镇和办事处工作者承担着具体实施国家政策的各种工作,工作量大、任务繁重,但他们的贡献和价值在工资水平上却无法得到充分体现,这种情况不仅会挫伤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,也不利于基层工作队伍的健康和稳定,不利于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。提高乡镇和办事处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,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撑,考虑工作强度、任务难度、工作年限、工作能力等诸多因素,建立科学灵活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,尤其是要加大对基层工作部门的倾斜力度,提高基层员工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,为乡镇和办事处工作者愿意留在基层提供物质保障。

(五)完善干部成长培养机制,畅通干部选拔渠道

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,进一步调动乡镇和办事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。按照“培养在基层、锻炼在基层、使用在基层”的思路,每年从乡镇和办事处机关干部中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开展综治、精准扶贫、信访维稳等工作,提高干部解决复杂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。开辟上升通道,在干部选任上,出台政策进行明确规定,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优秀基层年轻干部,大胆打破资历、职级的限制,为年轻干部成长开辟绿色通道,使具有专业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愿意留在基层、扎根基层、服务基层。

(六)部分岗位或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,减少不必要的长期临时人员,提高“性价比”

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,“以钱养事”。对乡镇、街道涉及公共服务领域的一些公益性岗位,都可以采取“购买服务”的方式解决,以缓解机构编制的压力,同时又减轻财政负担。

(七)提高镇办工作人员整体素质,提升工作效能

从乡镇(街道办事处)自身因素来看,应该以“敢转争”活动和“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工作”为契机,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、提高人员素质、改变工作作风、提高服务效率。通过现有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,最大化服务工作需求。

(八)加强思想政治教育,培养和坚定年轻干部扎根基层的意识和决心

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,引导年轻干部认识到,社会的发展、国家的强大,需要具有螺丝钉精神的年轻人在基层扑下身子,埋头苦干。基层工作强度高、难度大,矛盾尖锐,情况复杂,大到国家政策落实,小到邻里纠纷的处理都蕴藏着大学问,对年轻干部来说,既是考验,又是锻炼;既是挑战,更是机遇。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,年轻人应该不断坚定理想信念,以苦为乐,扎牢“信念”之根;以基层为家,扎紧“实干”之根;以民为师,扎深“服务”之根,不畏艰辛,迎难而上,在艰苦的环境里磨练自己,施展拳脚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