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兴安岭地区编委办全面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重心由“给编制”向“收编制”转变,坚持把住“控机构、控编制、控职数”三个关口,有效控制机构编制无序增长。

一是建立机制落靠“控”字。建立实行管政策、管总量、管标准、管结构的机构编制管理宏观机制,健全完善地区编委会对控编减编工作方案执行情况负总责、编委主要领导亲自抓、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管理机制,加大编制调控力度。同时,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了职能上相互协调,工作上相互约束的刚性控制机制、实名制数据月报机制、考核激励机制等“三项机制”,真正形成了控编、控人、控经费三位一体的协调联动控减模式。

二是多措并举落靠“控”字。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,严格执行先撤后设”、“撤一建一”、“撤多建一”等规定控制新设立机构和新增编制。坚持实行“两个从严,四个一律”,从严审核程序、从严规范管理,确保满编、超编机关事业单位一律不再补充人员,工作任务增加部门所需编制一律内部调剂,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后编制一律统一收回,地本级公益类事业单位一律按“空三用一”比例核准使用空编。

三是融合区情落靠“控”字。对机关事业编制进行层级分类,行政机关编制细划为部门领导编制、科以下编制、工勤编制三个层级,事业编制划分为管理人员、专业技术人员、工勤人员三个类别,有效解决人员、编制、职务、岗位互相分离、挤占问题。满编单位和改革调整涉及部门,坚决执行“先出后进” 、“出二进一”管控方式,确保减员数量总体上大于落编数量。